新学期伊始,位于曹杨新村街道的朝春中心小学迎来一场有趣的“环保开学第一课”。9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大篷车驶入校园,通过互动游戏、科普讲座、手工展示及智能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从假期到学习的状态转换,让环保理念自然融入校园日常。
上午9时30分,朝春中心小学校园里洋溢着新学期的朝气。四年级的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开学首日不是传统的课本教学,取而代之的是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在二楼阶梯教室内,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的讲师通过生动有趣的PPT,为同学们系统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与此同时,一楼的互动体验区也同样热闹非凡。门厅两侧,孩子们手拿夹子,认真捡拾地面上的模拟垃圾,仔细辨认后投入对应的分类箱;朗读亭圆厅内,垃圾分类体感游戏吸引了许多学生踊跃参与,大家通过身体动作操控屏幕完成任务,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游戏
“以这种方式开学太有意思了,在玩小游戏的过程中就能收获知识。”刚玩完垃圾分类钓鱼游戏的学生李艺馨兴奋地说,“减少了很多平时开学时的紧张感。”来自四年级九班的顾喆忻小朋友也分享了自己的体验,“互动体感游戏也很有趣,让我一下子记住了垃圾分类要领。”
曹杨新村街道绿化市容所工作人员蒋济民介绍,选择开学首日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与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大篷车‘周周进’活动相结合,我们希望借助游戏化、体验式的教育,让学生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讨论志愿小分队的常态化运作
据悉,本次活动不仅是新学期的特色开场,更拉开了校园环保长效机制建设的序幕。上海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总队将在朝春中心小学成立志愿服务小分队,持续推动学生参与校园垃圾分类的宣传、监督与整改。学校还将定期公示垃圾分类情况,让环保真正成为校园新时尚。
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