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各用一个字形容四大名著,可以用哪四个字?在上海图书馆“典籍大家讲·典籍新说”系列讲座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苗怀明向读者抛出了这个问题。
读者回答五花八门,苗怀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三国演义》是谋,《水浒传》是义,《西游记》是悟,《红楼梦》是情。在新书《人在江湖:话说四大名著》中,苗怀明以“远谋:话说《三国演义》”“忠义:话说《水浒传》”“彻悟:话说《西游记》”“挚情:话说《红楼梦》”四个专辑,分辑介绍四大名著,以精准专业的学术分析、幽默生动的语言风格、易为当代读者接受的叙述方式,普及四大名著的基本知识,带领读者品读四大名著蕴含的优秀文学创作传统,启发读者从中收获传统文化的力量、明辨是非的智慧和洞察世情的判断力。
讲座现场
在苗怀明看来,无论《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是《西游记》《红楼梦》,都是在写江湖,四种形态各异的人生江湖,或英雄,或好汉,或仙界,或凡间。远谋、忠义、彻悟、挚情,四部作品代表了人生的四种境界。达到这四种境界,人生才算完满。
为什么要细读四大名著?苗怀明认为,四大名著是上千部中国古代小说中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作品,就影响而言,它们不仅是文学名著,而且是文化经典,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内涵产生了深远影响。他在新书前言中写道:“对民族文学经典的熟悉和了解是一个国民基本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在中国如此,在全世界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合格的国民,不能光用身份证、护照、户口本之类的证件来证明自己的国籍,还要用自己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来证明,这表现在对祖先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有最基本的了解。”
讲座伊始,苗怀明向读者提出两个阅读过程中习焉不察的问题:第一,四大名著这一名称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定名的?第二,为什么是“四大名著”而不是“三大名著”或“五大名著”?他分享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的研究过程,让读者发现,研究经典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苦差事,相反,看似简单的小问题背后有玄机。
讲座现场
如果把“四大名著”扩展为“八大名著”,还有哪些作品可以入选?苗怀明说,既然明清两代的经典文学样式是小说,且明代已有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金瓶梅》,那么清代应该也有相应的四大名著,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红楼梦》,还应包括《聊斋志异》《儒林外史》《阅微草堂笔记》。
互动环节,有读者提问:“四大名著有没有可能被超越?”苗怀明笑答:“这是一个颇具挑战的问题。四大名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不会随着科技进步而失去价值。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各领风骚。”
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