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马城际铁路启动首列车线上热滑试验,热滑完成后标志着宁马城际铁路高架段(含马鞍山段全线及南京段部分区间)基本具备行车条件。按照此前计划,宁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段预计10月启动试运行、12月具备通车运营条件。未来,该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南京、马鞍山两地中心城区间可实现30分钟通达,“南哥”与“小马”将越走越近。
宁马城际铁路是一条跨省的都市圈通勤铁路,起自南京市西善桥站,终至马鞍山市当涂南站,全线长约54.23公里,共设16座车站,其中南京段8座,马鞍山段8座。
这并非南京通往邻省安徽的首条都市圈通勤铁路——2023年6月28日,宁滁城际铁路(滁州段)开通运营,自滁州高铁站出发,约40分钟可达与南京毗邻的位于来安县的汊河站。宁滁城际铁路西起滁州高铁站,途经滁州市区、苏滁产业园、来安县、南京市江北新区,终至南京北站,全长约5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其中南京段仅5公里多。作为大型枢纽站的南京北站,将设置“高铁+城际+普速”3场16台30线,设计年客流量3600万人次,计划于2027年建成,届时宁滁城际铁路才能全线开通。
城际铁路、市域铁路介于高铁与地铁之间,是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的重要一环。202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轨道上的长三角”,“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共63项,包括干线铁路24项、城际铁路9项、市域(郊)铁路30项。其中,南京就有6条铁路规划建设,线路包括跨市延伸至句容、仪征,以及跨省延伸至马鞍山、滁州等安徽城市,跨市乃至跨省的轨道交通成了南京都市圈的“标配”,由此构建起以南京为中心的1到1.5小时城际交通圈。
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是首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规划的都市圈。有人会问,南京都市圈还需要城际铁路吗?实际上,南京早已借助高铁,实现快速通达马鞍山、滁州等城市,南京南站到滁州站,高铁车程仅需18分钟;南京南站至马鞍山东站,高铁最快仅需16分钟。如此来看,城际铁路似乎在速度、时长上并无优势。但若是在早高峰来到马鞍山、滁州的高铁站台,南京与马鞍山、滁州积极推动城际铁路建设的缘由便不言自明——“跨省上班族”需求旺盛。
以马鞍山为例,目前每天从马鞍山东站往来南京的客流约1.2万人次,通过宁马高速往返宁马两城的车辆约2万辆次。细看高铁出行方式,从马鞍山出发前往南京的早7点高铁票,时常提前售罄;为解决通勤难题,马鞍山方面曾与铁路部门积极推动开行从马鞍山东站始发,终到南京南站的早高峰通勤列车,“住在马鞍山,工作在南京”早已是都市圈常态,如今这些跨省上班族期待着30分钟直达南京市区。不难看出,城际铁路将补足南京都市圈的通勤交通网,以地铁的价格、铁路的速度,让都市圈市民从中受益。
南京的轨道交通都喜欢往安徽修,早已不是稀罕事,但南京都市圈同样不乏新鲜事。今年6月,苏皖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在南京注册成立,这是苏皖合资成立的跨省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公司由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滁州市滁宁城际铁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马鞍山跃马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三方出资比例分别为51%、24.5%、24.5%。未来,该公司将统一运营管理宁马、宁滁等跨省城际铁路,借助“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南京都市圈也将实现更顺畅的交流、互动。
在“轨道上的长三角”建设不断取得突破、实现“硬联通”的同时,苏皖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成立的目标明确,即在“软联通”上,打破原有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通行做法,由该公司统筹贯通运营长三角地区不承担国铁路网功能的跨省市线路,统一运营管理举措、提高通行效率,实现跨域“无感”,推动南京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根据计划,未来将以苏皖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和去年12月成立的环沪轨道交通运营有限公司为基础,研究组建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更好服务长三角人民群众便捷出行和经济发展,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华林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